中心力场问题

                     

贡献者: addis; stevenxiu

预备知识 极坐标系,二体系统,角动量守恒(单个质点),机械能守恒(单个质点)

  1中心力场问题可以表述为:在惯性系中,若一个质点只受来自某固定点的力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F}} ( \boldsymbol{\mathbf{r}} ) = F(r) \hat{\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求质点的运动规律。

   首先注意力场 $ \boldsymbol{\mathbf{F}} ( \boldsymbol{\mathbf{r}} )$ 是一个保守场(见式 7 ),所以中心力场问题也可以用势能函数 $V(r)$ 来描述(式 11 ),且有

\begin{equation} F(r) = - \frac{\mathrm{d}{V(r)}}{\mathrm{d}{r}} ~. \end{equation}

   我们已知二体系统的运动可以等效为单个质点的中心力场问题,所以在质点的中心力场问题的讨论中,只需把质点质量 $m$ 和位矢 $ \boldsymbol{\mathbf{r}} $ 分别替换成约化质量 $\mu$ 和相对矢量 $ \boldsymbol{\mathbf{R}} $ 即可拓展到二体系统。

1. 平面性

   质点的角动量为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L}} = \boldsymbol{\mathbf{r}} \times m \dot{ \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对角动量 $ \boldsymbol{\mathbf{L}} $ 关于时间 $t$ 求导
\begin{equation} \frac{\mathrm{d}{ \boldsymbol{\mathbf{L}} }}{\mathrm{d}{t}} =m \dot{ \boldsymbol{\mathbf{r}} } \times \dot{ \boldsymbol{\mathbf{r}} } +m \boldsymbol{\mathbf{r}} \times \ddot{ \boldsymbol{\mathbf{r}} }=m \boldsymbol{\mathbf{r}} \times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由式 1 可得

\begin{equation}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 \frac{F(r)}{m} \hat{\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于是
\begin{equation} \frac{\mathrm{d}{ \boldsymbol{\mathbf{L}} }}{\mathrm{d}{t}} =m \boldsymbol{\mathbf{r}} \times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r \hat{\boldsymbol{\mathbf{r}}} \times F(r) \hat{\boldsymbol{\mathbf{r}}} =0~, \end{equation}
角动量守恒(角动量的方向和模长均守恒)。

   因为角动量垂直于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所在的平面,故每一时刻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都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加速度矢量也在此平面内。因此,质点在中心力场中的运动是一个平面问题

2. 极坐标中的运动方程

   由于式 1 中的 $F(r)$ 与位置矢量 $ \boldsymbol{\mathbf{r}} $ 的方向无关,在极坐标系 中处理中心力场问题通常比较简单。极坐标中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别为

\begin{equation} \dot{ \boldsymbol{\mathbf{r}} } = \dot r \hat{\boldsymbol{\mathbf{r}}} + r\dot\theta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end{equation}
\begin{equation}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 \left(\ddot{r} - r \dot\theta^2 \right) \hat{\boldsymbol{\mathbf{r}}} + \frac 1r \frac{\mathrm{d}}{\mathrm{d}{t}} (r^2\dot\theta)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end{equation}
式 7 得质点的角动量在极坐标中的表示为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L}} = \boldsymbol{\mathbf{r}} \boldsymbol\times (m \dot{ \boldsymbol{\mathbf{r}} }) = mr \hat{\boldsymbol{\mathbf{r}}} \boldsymbol\times (\dot r \hat{\boldsymbol{\mathbf{r}}} + r\dot\theta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 mr^2\dot \theta \hat{\boldsymbol{\mathbf{z}}} ~, \end{equation}
其中 $ \hat{\boldsymbol{\mathbf{z}}} $ 是垂直于极坐标平面的单位矢量(这个符号来自柱坐标系)。

   另外在 $ \hat{\boldsymbol{\mathbf{r}}} $ 方向可得

\begin{equation} m(\ddot{r} - r \dot\theta^2) = F(r)~. \end{equation}
使用式 9 消去式 10 中的 $\dot\theta$,得
\begin{equation} m\ddot r = F(r) + \frac{L^2}{mr^3}~, \end{equation}
该式被称为中心力场问题的径向方程

3. 一维等效势能与稳定轨道

   由于式 11 中不含 $\theta$,我们可以将其等效为一个一维问题,等号右侧看做等效力 $F'(r)$。求等效力的反原函数可得一维等效势能

\begin{equation} V'(r) = V(r) + \frac{L^2}{2mr^2}~. \end{equation}
自然地,我们可以利用等效一维问题中的能量守恒列出 $r(t)$ 的一阶微分方程2
\begin{equation} E = \frac 12 m\dot r^2 + V'(r) = \frac 12 m\dot r^2 + \frac{L^2}{2mr^2} + V(r)~, \end{equation}
\begin{equation} \dot r = \pm\sqrt{\frac 2m [E - V'(r)]}~. \end{equation}
若我们只考虑 $r$ 从小变大的过程,则取正号(负号同理)。这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分离变量然后两边积分得
\begin{equation} t = \int_{r_0}^{r} \frac{ \,\mathrm{d}{r} }{\sqrt{\frac 2m [E - V'(r)]}}~, \end{equation}
积分后即可逆向得到 $r(t)$ 单调递增(递减同理)的部分。

   从一维等效势能还可以判断轨道的稳定性,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图
图 1:万有引力的一维等效势能

例 1 万有引力

   对万有引力,$V(r) = -GMm/r$,等效势能的大致图像如图 1 。注意 $V'(r)$ 的形状还取决于常数 $L$,但根据 “用极值点确定函数图像”,曲线总存在一个最小值,且 $\lim\limits_{r\to\infty}V'(r) = 0$,$\lim\limits_{r\to 0} V'(r) = +\infty$。

   若质点具有能量 $E_2 > 0$,由图可得这个质点不可能一直绕力心旋转,而是从无穷远处入射,在距离 $r_0$ 时开始远离力心,最终回到无穷远。若质点具有能量 $E_1 < 0$,由图可知 $r$ 始终在 $[r_1, r_2]$ 区间内往返变动(在 “开普勒问题” 中,我们将会知道 $E_1$ 和 $E_2$ 分别对应椭圆轨道和双曲线轨道)。特殊地,当质点能量等于 $V'(r)$ 的最小值时,它与力心的距离将保持不变,即轨道为圆形。若给处于圆形轨道的质点一个扰动,$r$ 将在曲线最低点附近振动,且振动频率由最低点处曲线的二阶导数决定,我们将这种不会因为扰动而彻底改变的轨道叫做稳定轨道。

图
图 2:四次方反比力的一维等效势能

例 2 四次方反比力

   作为一个不稳定轨道的例子,我们来考察 $V(r) = -k/r^3$,其中 $k$ 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等效势能的大致图像如图 2 。若质点的能量大于 $V'(r_0)$,则质点会从无穷远入射,穿过力心然后回到无穷远,若质点的能量小于零,它将被困在 $r < r_1$ 的圆形势阱内并不断穿过力心。若质点的能量恰好为 $V'(r_0)$,那么它将以 $r_0$ 为半径做圆周运动,然而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使其从势能曲线顶端向两侧滑落,从而彻底改变轨道的性质。我们说这样的轨道是不稳定的。


1. ^ 本文参考 [30]
2. ^ 式 13 可以在极坐标系中直接推出,先列出 $E = m \boldsymbol{\mathbf{v}} ^2/2 + V(r)$,再将式 7 代入,并用式 9 消去 $\dot\theta$ 即可。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10 元,我们一个星期内就能脱离亏损, 并保证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